鉅大LARGE | 點擊量:109次 | 2023年02月01日
存起火風險!全球最大電池儲能項目"喊停"!
近日,外媒報道稱,安全監控人員發現,美國加州莫斯蘭汀儲能系統的一期工程中,一些鋰電池模塊過熱,溫度超過運行標準,導致觸發電池噴水滅火系統。目前該項目已被迫暫停運行。
據悉,該儲能項目為美國零售和發電公司VistraEnergy所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儲能系統。一期規模為300MW/1200MWh,于2020年十二月十一日正式運行。二期新增100MW/400MWh電池儲能系統,即1600MWh。
VistraEnergy公司表示,當地消防人員按照Energy公司的事件響應計劃及要求進行謹慎處置,目前情況已經得到控制,沒有對社區和人員造成傷害。
但也有當地的媒體表示,該起事件不僅僅是電池模組變熱,還有電池架被"燒焦",電線被"熔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支持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LGEnergySolution(LG能源解決方法)為該項目電池供應商,其供應了4500個TR1300電池架以及JH4高能量型電芯,Fluence是該項目的系統集成商以及工程承包商。
LG能源儲能電池備受質疑
事實上,LG能源解決方法在儲能領域問題不斷,此前一系列儲能電池起火、召回事件,已經讓LG能源儲能電池備受質疑。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于八月四日公布了有關LG能源解決方法RESU10H鋰電池儲能產品的通知,確認電池可能會過熱,或者散發出有害煙霧,并可能引發火災。
由于存在電池起火風險,LG能源解決方法將在美國召回大約10000套家用儲能電池產品。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放電容量保持率:0.5C放電容量≥70%
今年四月,外媒報道稱,位于韓國忠清南道洪城的儲能系統發生起火,電芯供應商為LG能源解決方法。
今年三月,由于電池存在過熱風險,LG能源解決方法表示為其在澳大利亞銷售的部分電池儲能系統向客戶供應免費更換服務。
澳大利亞消費者監管機構產品安全網站上的一份清單顯示,在2017年三月至2018年九月期間生產的許多配備LG鋰電池的ESS,可能會過熱并著火。
而早在2020年十二月,LG化學(LG能源母公司)曾宣布在美國召回其部分Resu10H家用型儲能系統產品,原因是內部搭載的電芯存在發熱起火風險,涉及約1815塊電池。LG確認其儲能系統產品在美國發生了五起起火事故,召回的儲能系統搭載的是其在2017-2018年生產的一批電池。
此外,2017年八月至2019年十月,韓國發生的27起家用儲能系統(ESS)火災事故中,有17起事故裝置了LG生產的鋰電池。這就意味著,在2017年八月至今,LG儲能電池火災事故已經發生22起。
實際上,這并不是LG能源第一次遭遇有關電池產品安全的質疑。
此前因現代和通用電動汽車屢發自燃事故,讓LG能源付出了巨額的召回成本,動力鋰電池的安全也因此飽受質疑。
其中,LG能源承擔了現代KONA的1.4萬億韓元(約80億元人民幣)召回費用中的70%;通用方面,其預計BoltEV的召回將造成10億美元的額外支出,并明確表示要讓LG能源買單,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數額。
電池安全問題的暴露,持續的負面新聞,也或促使專精三元技術路線的LG能源開拓新的技術路線。據了解,LG新能源已于去年年底,在其韓國大田實驗室開始研發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預計2022年完成一條試驗生產線建設。
不止LG能源
今年四月十六日,北京豐臺區一儲能電站起火。在處理的過程中,電站北區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發爆炸,導致兩名消防員犧牲,一名消防員受傷,電站內一名員工失聯。
央視新聞抖音號指出,起火現場為北京國軒福威斯光儲充技術有限公司儲能電站。事發前,該電站正在進行施工調試。
據了解,國軒高科通過合肥國軒間接持有北京國軒福威斯光儲充技術有限公司55%的股份。
此外,七月三十日,澳大利亞的300MW/450MWh的VictorianBigBattery電池儲能系統起火。事發設施是13噸的鋰電池,采用的是TSLAMegapack儲能系統。
總結
相較于電動汽車,目前全球范圍內電池儲能系統發生火災的事件相對較少,但并不意味著行業和相關公司可以不為此付諸行動。
國內市場方面,儲能行業已經迎來了兩輪政策層面的變化。
六月二十二日,國家能源局組織起草《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規范(暫行)(征求意見稿)》,其中指出,在電池一致性管理技術取得關鍵突破動力鋰電池性能監測和評價體系健全前,原則上不得新建大型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儲能項目。已建成投運的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儲能項目應定期評估電池性能,加強監測、強化監管。
這對大型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的發展來說,無疑是當頭沷了一盆冷水。
七月二十三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有關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明確新型儲能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健全新型儲能價格機制等問題,意味著儲能市場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的契機。
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3.3GW,預計未來五年復合增速超56%,儲能行業迎來最大發展機遇期。
基于此,目前,不只電池公司在爭相布局儲能市場,鋰電材料公司、光伏公司、電力勘察設計以及EPC公司都已參和到儲能的各個環節,儲能市場正迎來百花齊放的局面。
正因如此,所有的公司必須共同通過實踐和技術創新,來減少甚至防止電池儲能系統固有的風險。在這樣一種正循環下,儲能行業才能發展得更加蓬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