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n4zu3"><noscript id="n4zu3"><video id="n4zu3"></video></noscript></tbody>
    <form id="n4zu3"><strike id="n4zu3"></strike></form>

    <tbody id="n4zu3"></tbody>

    <em id="n4zu3"><ruby id="n4zu3"><input id="n4zu3"></input></ruby></em>
    <th id="n4zu3"></th>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戳中行業"四大痛點",比亞迪e平臺3.0會是下一個王炸嗎?

    鉅大LARGE  |  點擊量:99次  |  2023年02月01日  

    摘要
    數據顯示,今年八月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 67630輛,其中新能源車型(DM和EV)占了大半江山,達到了60508輛,同比上升331.9%。由此可見,消費者比較亞迪新能源的認可。而比亞迪新能源發展如此強勢的背后

    數據顯示,今年八月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67630輛,其中新能源車型(DM和EV)占了大半江山,達到了60508輛,同比上升331.9%。由此可見,消費者比較亞迪新能源的認可。


    而比亞迪新能源發展如此強勢的背后,跟其研發的兩大"黑科技"是息息相關的,一個是戳中消費者安全需求的"刀片電池",嚴苛的針刺測試更是讓其名聲大噪。


    刀片電池


    另一個則是DM-i超級混動系統,憑借出色的虧電油耗,以及相對親民的價格,讓很多人都搶著排隊提車。據乘聯會八月數據,秦PLUSDM-i的銷量更是首次突破了萬輛。

    低溫高能量密度18650 3500mAh
    比能量252Wh/kg,-40℃放電容量≥70%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支持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而最近,作為技術狂魔的比亞迪又拋出了一個"王炸",那就是e平臺3.0。這是一個專門為純電動打造的整車平臺,用比亞迪的話說,就是"下一代電動汽車的搖籃"。


    最高續航里程1000km,百公里加速最快2.9s,充電5分鐘續航150km……從這些數據,相信大家已經能感受到這個平臺的強大了,那么其中有何黑科技?又是否戳中了消費者需求呢?下面疆哥就來跟大家探討一下。


    1刀片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


    安全一直是新能源繞不開的痛點,而e平臺3.0這次給出的方法是"刀片電池+車身"結合的方式,即把整個刀片電池組集成在底盤中,如下圖所示。


    而市場上的純電動,基本上都是把電池組和底盤分開,正如比亞迪漢EV那樣。而把電池和車身集成在一起,這意味著不僅可以節省空間,還能進一步提升對電池的安全保護。

    無磁低溫18650 2200mAh
    -40℃ 0.5C放電容量≥70%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放電容量保持率:0.5C放電容量≥70%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海豚上應用了,在疆哥看來,該技術重要還得仰仗刀片電池本身更可靠、穩定、安全、精簡的特性,畢竟假如使用的是碰撞后易燃的三元鋰電池,那關于后期的維修成本將是不可想象的。


    2八合一電動力總成


    所謂八合一電動力總成,顧名思義就是就將8種電動功能單元集成在一起,包括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車載充電器等。這樣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正如海豚那樣,機艙空間可以做得更小。


    而這套八合一電動力總成前驅的峰值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后驅的峰值功率270kW,峰值扭矩360N·m。急加速時前后雙電機可同時發力,并實現最快2.9s的百公里加速,而目前漢EV最快也不過3.9s。


    此外,高度集成的電動總成,還能提高動力傳遞的效率(達到89%),從而實現更高的續航,比亞迪宣傳的那個1000km續航也是跟這個有關。


    當然,基于e平臺3.0打造的海豚,受限于定位,最高續航只有405km。而目前比亞迪續航最高的純電動是漢EV,達到605km。而想要達到1000km續航,除了提升傳遞效率外,刀片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也是關鍵。


    目前比亞迪公布的刀片電池能量密度是140wh/kg,而根據工信部的申報信息來看,新款比亞迪唐EV已經達到150Wh/kg,續航已經去到了700km,不過距離1000km也還有段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已經有多家廠商聲稱可做到1000km續航,而且還涉及到一些新的電池技術,例如廣汽埃安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上汽智己的"摻硅補鋰"電池,還有蔚來的"固態電池",就是不了解誰能第一個達到量產目標?


    3800V高壓快充


    在帶電量相同的情況下,充電功率越高,充電速度就越快。想要提高充電功率,常見的是提高電壓。而目前大部分電動汽車電壓都在400V以下,比亞迪e平臺3.0則將這個電壓提升至800V,并可做到充電5分鐘續航150km。


    作為比較,TSLA的V3超級快充,號稱充電5分鐘續航120km。不過要了解的是,國內現有的直流充電樁,主流還是500V規格,即最高輸出電壓是500V。問題來了,800V明顯匹配不上大部分的充電網絡,那怎么辦呢?


    這里就涉及到比亞迪的"升壓充電"技術,簡單說就是通過內部電控將電壓升高,以此讓充入功率增大,無需轉換器或者改造充電樁,這項技術在漢EV上也有應用過了。


    在疆哥看來,受限于定位和價格,海豚還沒有這套800V高壓平臺。而800V快充最初是保時捷在2019年公布的,如今現代、奔馳、通用、吉利、廣汽、奇瑞等都有在規劃。


    4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


    冬季續航衰減一直是件令人頭疼的問題,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電動汽車都會配備熱泵系統,比亞迪e平臺3.0配備的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也是如此。


    工作原理簡單說就是通過消耗小部分電能,實現乘員艙、電池和電驅這三個空間的熱量搬運,官方表示這套系統擁有11種工況模式,可在-30℃-60℃進行寬溫域工作。


    最終可實現冬季續航里程最大提升20%。而首搭這套系統的海豚已經上市,具體成效如何,相信很快就能知曉。


    除了以上這些,比亞迪e平臺3.0還應用了包括全新一代SiC電控、自研的車載系統BYDOS、激光等。此外,還有一款基于e平臺3.0打造而來的全新概念車ocean-X。


    而根據規劃,除了首款量產車型海豚,e平臺3.0未來還將在緊湊A級、中型B級以及大型C級平臺上推出相關的產品。


    寫在最后


    總的來看,比亞迪e平臺3.0涉及的基本都是當前電動汽車面對的"痛點",例如刀片電池車身一體化對應電池安全,1000km續航對應里程焦慮,800V快充對應充電慢,熱泵系統則對應冬季續航衰減。


    不過看完相信大家還留有很多疑惑,例如一體化電池出現故障怎么換?1000km續航通過什么實現?800V快充對電池損耗如何?此外,技術提升的同時,又能否控制住成本呢?有關e3.0,想要討論的還有很多,不過礙于篇幅有限,后續疆哥會持續跟進。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比較亞迪e3.0平臺的看法。

    點擊閱讀更多 v
    鉅大鋰電,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精選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